來源:http://www.cchszh.com/servicemx.php?id=132
發布時間:2021-12-20
這幾天,最大的新聞,無非就是明年 3 月 1 日起微信支付寶的收款二維碼,有限制了?,F在各種傳聞滿天飛,因此 信德緣小編整理了最權威官方的解析,幫助大家了解最新政策。
以后收款碼千萬別弄錯!
近日,一則 " 明年 3 月 1 日起,微信、支付寶收款碼不能用于經營收款 " 的新聞沖上熱搜。不少網友驚呼,以后要揣著現金出門了么?
事實上,消息源頭實際是央行 10 月已下發的《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下稱 "《通知》"),最新報道的標題中少了 " 個人 " 二字,因而引發誤讀,實際應該為 "微信、支付寶個人收款碼不能用于經營收款 "。
其實這一《通知》發布的背景是,我們在小賣鋪、煎餅攤等小微商戶處買東西時,掃描的很多是個人收款碼,但其易混淆經營性質,甚至一些被不法分子用于洗錢、賭博活動。
信德緣小編認為《通知》主要的影響人群是個體經營戶,街邊攤主等。相比個人碼,商戶碼需要一定的開通手續費、服務費,在營業金額不大、營業模式簡單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相關規定,個體工商戶或許會一直使用個人碼收款下去。
關于新政策的七個問題
信德緣小編綜合多個專家的發言,整理了七個問題解答,以供大家了解這項新政策。
一、微信、支付寶還能不能用?
答案是可以的,根據文件精神,央行只是在明年停止使用靜態收款碼,并沒有禁止微信、支付寶的轉賬收款功能。所以習慣把錢放在支付寶微信里的人大可不必擔心。
二、靜態收款碼不讓用,那做小生意的人怎么辦?
這個問題在央行文件中有提到,在央行此項通知發出的一年以內,個體戶需要用到收款碼收款的,支付寶微信會為這一類商家提供特約的商戶收款條碼。
也就是說,以后個人靜態收款碼不準用來經營收款,但是支付平臺會給個人提供相應的商戶收款碼,做小生意的商戶只需將自己原有的個人收款碼替換掉就可以了,不會對做生意收款造成影響。
三、那么,從個人碼轉而使用商戶碼,會不會加重個體經營者的成本負擔?
在 10 月 13 日的答記者問中,央行有關負責人稱,為了確保個人收款條碼相關要求有效落地、業務平穩過渡,《通知》設置了過渡期,要求支付服務主體全面、充分評估客戶正常支付需求,制定配套服務解決方案,做好客戶引導和服務工作,確保服務成本不升、質量不降。
以微信的收款碼為例,在費用方面,個人收款碼沒有手續費,提現費率最低 0.1%;商戶收款碼提現免費,但服務手續費約在 0.3% 至 0.6% 之間。在個人碼向商戶碼轉換之際,如何實現 " 成本不升、質量不降 ",也是支付行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四、那商戶收款碼申請需要什么條件,沒有門面的個體戶能用嗎?
關于商戶收款碼的申請也很簡單,如果個體戶有實際固定的經營場所,那支付機構會采用現場面對面的方式進行核實,確定屬實之后便可發放商戶專屬收款碼。
而對于一些小個體戶而言,沒有固定經營場所也不會影響申請收款碼,對于沒有固定經營場所的實體特約商戶和網絡特約商戶,支付機構會通過人工或智能客服同步視頻等方式進行核實,確認沒問題之后便會發放收款碼。
五、領取收款碼之后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因為是用作經營收款的商戶收款碼,所以央行也要求了,商戶收款碼是專用于商戶收款,所以是不允許出租、出借、出售或者用于違法違規活動,所以之后更換了商戶收款碼的個體戶們一定要記得這一點,不然出現問題是有可能被限制使用商戶收款碼。
比如說規定里提到 商家靜態收款碼必須用作商家收款,不可以拿去給他人轉賬使用,更不能幫他人套現信用卡、花唄等,而且收款碼一定要擺放和在公司經營的地方使用,不能搞多個收款終端,被別人用來養卡套現,如果不符合商家地址,嚴重的將會被取消收款碼使用權限。
六、個人遠程非面對面收款掃碼轉賬還行嗎?
從原則上來說,個人靜態收款條碼是被禁止用于遠程非面對面收款的,如果確實有需要的,可以申請白名單管理,但是央行也規定需要審慎確定白名單準入條件與規模、個人靜態收款碼使用期、使用次數及交易限額,所以這也就意味著大部分人可能是沒辦法通過白名單審核的,如果還要遠程轉賬的話,就不推薦靜態收款碼了,而是可以采用轉賬等方式進行。
七、以前截屏保存的個人動態收款條碼還能用嗎?
來做個總結:其實這一次對于個人靜態收款碼的限制其實也是對我國這幾年移動支付的暴露出來的突出問題進行的集中制度升級,以此來加大對于移動支付當中的監管。
對于那些想通過個體戶來進行非法稅務籌劃的人來說,更是迎頭一擊!
Copyright©www.cchszh.com(復制鏈接) 陜西信德緣財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陜ICP備19013964號-1
寶雞財務公司哪家好?寶雞代理記賬多錢?寶雞會計公司電話?陜西信德緣財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業提供寶雞公司注冊、寶雞工商注冊、寶雞記賬報稅、寶雞營業執照代辦等相關信息及咨詢,歡迎來電垂詢!
熱門城市推廣: